音视频内容管理系统

知识付费、在线教育、企业内训等诸多场景
知识付费、全生态链、解决方案,制作专属新知识付费平台

免费服务热线

13526527276
在线课堂

做家长,你倦怠了吗?——2022家长学校心理空中课堂第九课

作者:知网云课堂 日期:2022/5/24 10:11:28

 

阅读量:0

  原创 心理健康中心 上外浦东附中发表于上海
  职业倦怠,是近几年比较热的一个词汇。所谓职业倦怠,是指人们在高压环境下,产生的身体  疲劳和情绪耗竭的现象。
  很多时候,父母的角色类似于岗位,需要担负起养育孩子的重任。但父母又是唯一不需要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的工作。一天24小时全天候在岗,无薪水,无假期,一干十几二十年,甚至是一辈子操心。到了孩子青春期,还各种被嫌弃……
  那么做家长,会不会出现倦怠呢?和其他职业一样,当然也会。
  职业倦怠了会怎么样?提不起精神,工作拖拉,每天不想上班,觉得工作没意思……做父母倦怠了会怎么样?和职业倦怠的情况是一样的。
  父母倦怠的表现——
  每一位家长在成为父母之前都一定憧憬过自己要成为怎样的父母,要注意什么,要避免什么,和初入职场的新手菜鸟的心情是一样的,激动中带着忐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的角色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慢慢被挫败和压力稀释。压力的不断累积,使得家长身心俱疲。每一次和孩子沟通不顺利,都让家长几近崩溃,情绪在“失控——内疚”之间循环往复,甚至开始回避,很多时候仅开启“生存模式”,吃饭、睡觉、最简单交谈之外,挪不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亲子关系了,表现出对每天生活的得过且过,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畏难情绪,以及家庭中人际沟通的减少。
  父母倦怠的特点——
  父母倦怠不是被某一件事激发,而是一种持久 的慢性压力。尤其是现在网课期间,孩子和家长 相处时间变久,孩子的上课摸鱼、作业拖拉、电子产品使用过度等状况,都会更高频次地被家长捕捉到。家长24小时承担着工作、家务、孩子教养等多种压力,高强度承受压力时间久了,容易出现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状况。这些状况不仅有害于家长的健康,也会对亲子关系,以及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直接的危害。
  父母倦怠的原因——
  据研究,在所有职业中,最容易出现倦怠的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父母这一角色也在这一范畴。我想大约是因为与人打交道最具有不可预测性,也最累心。如果父母具有完美主义的特质,再加上自身情绪管理与压力管理能力的不足,就更可能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因压力失控而产生倦怠。“你为什么不能做得再好一点”,厉声问出的这句,表面上问的是孩子,内心中又何尝不是对达不成“完美父母”要求的自我谴责。此外,家庭成员彼此间的人际关系,是否能合力养育孩子,以及父母自身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都是父母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
 父母倦怠的应对——
  父母倦怠不仅对家长的身心健康不利,对孩子的成长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从原因入手,我们可以发现,自我调适和增加支持是应对父母倦怠的方式。自我调适,一方面是合理化对孩子的期待。能对孩子起长远影响的是孩子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家长期待如何与孩子期待相结合,体验实践、榜样学习的效果会好于讲道理。另一方面是发现倦怠或自身其他心理状况的时候,及时干预改善。做父母也是一门学问,需要的不仅是沿袭家族传统,以自己如何被教育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更需要不断学习,适应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变化成长的孩子的需要。当然,家人的支持,以及来自社会的支持也非常重要。(比如,在家庭教育周中就有很多以现代家庭教育方式理念为主题的讲座,你关注了吗?)
  做家长,你倦怠了吗

src=http___pic4.zhimg.com_v2-569cefe5a869cbc7eac67496e9996e1e_1440w.jpg_source=172ae18b&refer=http___pic4.zhimg.jpg
  就像再好的孩子也会有想要上课摸鱼的时候,我们出现倦怠也很正常。
  正视它,解决它,不让父母倦怠成为孩子成长的阻力。
  撰稿 | 蔡丹忆老师
  | 来自网络
  编辑 | 于恩宇
  上海外国语大学
  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