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景东小学发表于上海
良好的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始终把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思政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思政课建设,5月18日上午,道法教研组的老师们相聚云端,开展《思政育人,“疫路”成长》网络教研,同时这也是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王玉兰老师对我校开展国测专题调研。
本次活动有五项内容:听课、说课、分享交流、专家点评和书记讲话,活动由学生工作部主任王丽芳主持。
基于课标,优化教学
首先,大家观摩了滕芸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滕老师从“白色污染”这一问题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对周围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和探究,了解周围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及其危害,增强环保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切入,结合疫情下的实践活动,主动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探究污染产生的原因,以及问题解决的路径,逐步提升他们的环境保护能力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随后,滕老师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核心素养”入手,结合疫情下学生的生活实际,分享了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的设计。
1
2
3
团队研究,优化发展
学校道德与法治教研团队的李苗、王梓蓓、王琼英、金莉和周芸五位老师分别代表年级组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对教学的指导意义、结合道法课程标准‘教学建议’3,探索互联网时代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如何进行道德与法治的‘表现性评价’”进行评课及交流分享。
四年级组李苗老师
滕老师这节课一直在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学生行动起来,化知识为力量。尤其是关于抗原试剂回收再利用的一些点子,启发学生当下行动起来,做出很多很有意思的、让人惊喜的小制作,很出彩!培养了学生的担当精神、责任意识。对于“白色污染”学生可能都是一些碎片化的知识,滕老师把学生头脑中的碎片知识进行了整合,给白色污染下了一个定义,这样一来学生就能迅速抓住本节课的重点就是来讨论塑料垃圾。
五年级组王梓蓓老师
本课中滕老师借助“核酸检测和抗原材料为塑料制品”这个生活实际问题,创设了真实的、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指引思维路径,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实际问题:我们每天做抗原,产生了大量的医废塑料,但我们也能变废为宝,合理利用它们,制作好看又实用的生活工艺用品。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等能力。
三年级组王琼英老师
滕老师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塑料袋漂流记》替换成学生更喜欢的多媒体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通过听、看、想多感官运用,更直观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塑料垃圾产生危害的认识。
二年级组金莉老师
先来说说滕老师的这节课中对学生的评价,虽然是线上课,但是老师的评价也是很及时的,就如这个环节,围绕教材中的《塑料袋漂流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补充了一个小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塑料,但塑料垃圾的危害又如此之大,我们该怎么做?学生分享结束后,滕老师通过及时的评价,对这个问题的思辨,学生很快就认识到减塑是最好的办法。
一年级组周芸老师
我觉得本课的一个亮点就是滕老师把现在的疫情引入到了我们的课堂中,我们每天做的抗原,核酸,那么希望通过这样一节课,也培养孩子们的一种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清晰地总结出塑料具有轻、薄、防水、有弹性、相对便宜等特点。这样探究出来的结论是鲜活的,是充满生活气息的,使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获得的。
每一个人都是一道微光,点滴微光,汇聚星河,熠熠生辉。师者如光,微以致远。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们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我们紧密结合抗疫防疫中的国情教育和榜样事迹,体现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贴近时代脉搏的要求。推动思政教育与日常活动结合,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的统一,让思政课“活”起来。例如,我们一起为上海加油,开展云种植、云劳动,红星章攽章、十岁生日等仪式教育,激励学生面对困难、面对疫情积极乐观,勇往直前!
专家点评,守正出发
在国测调研的背景下,区道法教研员王玉兰老师多次给予我校全方位的关心帮助与指导。她肯定了学校道法教研组团队的努力和成长,同时提出了“梳理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寻找教材与课标的匹配点;通过思维导图、头脑风暴法、探索研究评价的五个维度”等方面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
党建引领,立德树人
党建是思政课教学“魂之所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王英鹰非常重视关心学校思政工作,平时一直下沉在道法教研组。她寄语组内老师在线上教学期间,以自身的教学探索变革,优化学生学习进程,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知识丰富、思维活跃、心智自由的人。
深入学习,再度出发
后续,我校全体思政教师将根据教研员王玉兰老师提出的问题与建议,积极探索改进;严格贯彻执行《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关于下阶段教学的指导建议》,继续认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积极参加培训,围绕“梳理内容结构,优化复习策略;优化教学方式,增进互动交流;注重多元评价,实现以评促教;丰富拓展资源,加强体验导行;加强梯队建设,共享研究成果”等议题中的一个点,深度思考,做好有关培训的作业。
景小道法教研团队将进一步学习贯彻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党建引领,在区道法教研员王玉兰老师的指导下,探索疫情下思政课在线教学新样态和育人新途径,在思维的碰撞中凝聚思政育人的共识,在深度的探讨中关注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END】
★
NEWS
★
撰稿:滕 芸
摄影:道法组
编辑:凌蓓蓓
审核:教师发展部
标签: